第(3/3)页 到清凉门外的市场:买竹子,到聚宝门外的来宾街市,买木炭。 到金川门外的龙江市:买粮食。 到西南郊的江东市:买盖房子用的木料,到西北角仪凤门外的河边市场买水产品。 对于这些民间的事,朱元璋感到很满意。 所以当他看到最后吴卫上报的税收后,更是瞪大了眼睛。 单单一个月就创造了二万四千七百八十九两的收入,这还只是江宁县的税收。 尽管王布犁当初大言不惭皇帝只能收三成,可上交赋税又不是他一个典史说了算的。 知县在前头盯着呢。 吴卫更是会做人,看着王布犁给县衙之人发了补贴之后,只留下零头,剩下的全都交出来了。 对此,朱元璋很是满意。 这才叫懂得为朝廷着想。 你一个驸马拿着这么多属于朝廷的赋税,给下面的人发钱,迟早会落人口舌。 吴卫这件事办的不错。 朱元璋很是欣慰。 当然了,因为发大水,上元县的商业全都被虹吸到江宁县来了,不能忽视这么一个情况。 朱元璋现在对于王布犁给那些卑贱的衙役发“补贴”的事情,倒是没有那么看不过眼了。 以前这些钱他都不知道,大部分全都被牙人给赚走了。 怨不得王布犁下令把两县牙人全都抓进大牢里,许多勋贵都坐不住上书弹劾王布犁,甚至还有人去县衙闹事,结果被王布犁落了面子。 反倒又吹出一股子王布犁形似曹孟德在县衙门口摆五色仗的故事,来给王布犁上眼药,说他有枭雄之志。 这不就是想要借刀杀人! 王布犁此举是动了某些人的肥肉了,他们能不着急吗? 更何况朕的女婿他有没有枭雄之志,朕能不清楚吗? “哈哈哈哈。” 朱元璋当即把奏章递给朱标,让他仔细瞧一瞧。 咱女婿果然是行政奇才,稍微动动脑子就能为朝廷挣下如此多的税收。 就算其余县衙没有京师的县衙商业买卖多,可是江南地区商业繁荣,定然能够收取更多的商税。 就这还是没有提高商税就有如此多的收入。 若是再提高商税,那朝廷就不会一直变穷了。 朱元璋看到数据之后,才把商业这块肉真正的放在眼里,思考着如何更好的吞掉这块肉,而不是拱手让给旁人。 当然了,老朱最注重的小农经济在他眼里是不可动摇的,毕竟田赋才是关乎国本的事情。 朱标看完之后,也是呆愣在原地。 他只晓得王布犁出手大方,给手底下的衙役书吏们谋福利,让他们更好的为大明做事。 可现在数据汇总上来,摆在朱标的面前,着实是给了他一记重锤。 商业竟然如此挣钱。 父皇定的三十税一的税率那简直是太低了,怨不得那些富豪在夜秦淮一掷千金,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的。 他们才是真正的千金散尽还复来啊! 光是在南京城就有如此规模,在更加富庶的苏杭地区,朱标都不敢想,他们是不是真的日进斗金! “爹,照此下去,光是江宁县一县的税收就能抵得上朝廷一年的税收。” 朱标瞪大眼睛,有些不可置信的道:“咱们定的商税确实低,王布犁他绝不是信口开河。” “嗯。” 朱元璋轻微颔首,虽然大部分地区都比不上江宁县的商业贸易,可一旦有了其余地区商税的收入加成,朝廷可用的钱也就更多了。 “咱这个女婿倒是开了一个好头,但是也加大了监管的难度。” 朱元璋背着手慢慢的踱步:“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,很少有人能把握的住,不像咱的女婿,对于这些真金白金根本就看不上眼。” 朱标连连点头,这个时候倒是有些羡慕王布犁了,至少他脱离了低级趣味。 但是朱标也回过味来。 一旦要实行一个新的税收政策,下面的人很少有人不会伸手的。 可是怎么防范,是一个需要好好思索的问题。 “商业如此巨大的蛋糕摆在咱的面前,绝不能放过喽。” 朱元璋微微眯着眼睛,他倒是小瞧了这经商之道,单纯的以为他们是囤积,等到稀缺的时候贩卖。 可王布犁却用踢开中间商,官府直接收税这个试点的办法,让他认识到商业的重要性! 这块肥肉,朕以前怎么就没放在心上呢! 要是从立朝之处就开始弄,许多战事早就能够顺利开展了。 朱元璋后悔的直拍自己个的大腿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