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成了,成了!” “朕成了,找到银子了!” 朱元璋极为兴奋,这给他解惑了后世子孙为什么没有用大明宝钞了。 直到他们父子二人从仙境当中归来。 朱标倒是显得极为平静,反倒是朱元璋想要大显身手。 “标儿,这帮倭寇胆敢来咱大明京师作乱,好的很呐! 咱这次不仅要打死这帮倭寇,还要占据日本,毁其宗室,灭其庙宇,夺其银矿,为我大明所用!” 至于朱元璋跟朱棣说什么纵然是后世子孙,也不能依仗中国富强,贪一时之功,无故兴兵的话,全都当放屁了。 反正父子之间的话又没有史官记载,而且现在也没有写在诏书上,列出什么不征之国。 朱标却变得慎重起来了:“爹,此事切不可操之过急,据我所知,日本目前没有发现银矿。” 听到这话,朱元璋才从兴奋的情绪当中缓解过来。 确实是这样。 连王布犁这个进入仙境当中的小子,都得好好探查一二日本银矿的位置。 说明就算是那些倭国人也不清楚银矿的具体位置。 兴许是过了一二百年才发现的。 朱元璋思考了一会,便下定决心: “咱还得派人去当海盗,然后跑到倭国打探消息才行。” 光靠着王布犁一个人。 下一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想起这件事来呢。 朱标连连颔首,在不清楚具体位置的时候,就要派遣大军横跨大海去登陆日本,显然是不现实的。 蒙古人远征日本不利的战事,他可是反复听朱元璋提过的。 再加上这件事是极为保密的,不可能公之于众。 特别是朱标可以肯定,全天下就王布犁一个人清楚的知道这件事,绝不能泄密。 否则这件事在王布犁面前就暴露了,不利于今后的探索。 那王布犁也不会在仙境当中,自顾自的说一些他们不了解的话了。 “美的很呐。” 朱元璋在大厅内来回溜达了几圈,依旧难掩心中的兴奋。 本来看见那些倭寇横行,大明官军废物的表现让他血压一直增高。 可王布犁的一句话,直接把他的高血压给打掉了,整个人都散发出极大的喜气来。 “伱亲自去监狱提审琉球那帮人,他们那里前往日本也定然有路线,在航海这方面他们都比咱们强,然后叫所有使者都把前往他们国家的航海路线都交出来。” 朱元璋止住脚步嘿嘿笑了几声:“除了日本,万一还有其他国家也有金银矿呢? 先前是朕的眼光狭隘了,总觉得咱的华夏是有银矿的,只是这么多年都没有被发现。 可咱的后世子孙就颁布用白银不用宝钞了,原来银矿是在番邦小国呀!” “爹,此事我一会就去办。” 朱标相比于他爹的激进,又变成保守了,只是开口道: “爹,咱们的卫所制度兴许是有问题的,那些士卒兴许总是要屯田,根本就没有一丁点训练的迹象,这是不是需要想想法子?” 提到这件事,朱元璋连连点头。 想他麾下能征善战的士卒何其多也! 猛将更是一直都往外冒头,进入他的眼里,被他提拔。 可是后世子孙那些官兵面对少数倭寇,不仅不能全歼倭寇,反而还被他们给冲垮了,搞得损兵折将。 对于朱元璋而言,简直是奇耻大辱。 他妈的,咱大明的士卒什么时候,沦落到这种地步去了? 被几十个倭寇吊打! 这种事要不是朱元璋亲眼所见,他都不敢相信。 朱元璋也知道卫所兵逃跑的事情。 不仅仅是一起逃兵上报,但朱元璋都怪底下的军官对于士卒过于苛刻才导致的。 朕不仅给他们田种,还让他们安家不用交赋税,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。 若是好好执行下去,大家都能填饱肚子,用得着逃跑嘛? 朱元璋不觉得卫所兵制度有什么问题,多是执行方面出了差错。 但是在这方面,他目前又没有什么合适的解决办法。 “此事稍后再议,你先去大牢里提审,莫要让王布犁那小子看出破绽来,顺便再套一套他的话。” “是。” 朱标得了交代之后,便直接出去了。 王布犁在江宁县县衙醒过来。 今儿天气十分炎热,他又不想出去晃荡,于是翻了个身继续躺着发愣。 “四爷。” 门外传来一声喊:“有人报案。” “知道了。” 王布犁坐起来,揉了揉脸,开口道:“进来先说一说。” 蒋环这才推门而入,一脸严肃的道: “四爷,方才江东桥巡检司来报,说他们巡检使刘有江不见了。” “嗯?” 王布犁趿拉着鞋子,简单的把自己的长发系了个马尾: “畏罪潜逃?” “不清楚,找遍了这个人,都不见了,所以来报案。” 刘有江这个人王布犁是知道的,被他拿出来杀鸡立威的。 现如今消失不见,难不成走漏了消息,知道我在查他? “这也算是大明老卒子了,定然不会无缘无故消失,你喊钟牛带着人去查一查。” 尤其是刘有江私下卖路引,他给自己整点路引在身上跑路,那也说的过去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