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帮人搞钱的手段,可从来都不低。 最出名的便是李善长,对朱标可是从小就接触的。 朱标强忍着自己的兴奋,又坐下。 驿站传递信件收费,给官员、士卒传信免费。 若是想要看看官员们有没有勾结,检校也能更快的发现。 着一点是朱标自己想到的。 官员们的书信,着实是不好捏在手里。 对于特务治国的政策,朱标也是完美的继承下来,并没有想要改观的想法。 朱标被朱元璋影响的可不是一星半点。 “我方才仔细想了想,这赚钱的买卖,当真是有搞头。” 朱标显得很是兴奋:“宋朝有这种挣钱的法子吗?” “我认为有,而且不止官方,民间有这种行为,但是他们多是为官私自使用驿站,没有花钱。 秦观被贬,在被贬地方收到了不少邮驿吏员转来的私信,欧阳修也借邮驿私传友人诗词,后被人告发。” 唐朝就规定说什么私自用驿者寄私人物品,杖一百。 还有杜甫说的家书抵万金。 这说明在大唐之前,就有如此,听说战国时期孟尝君就从干私邮来着。 王布犁回了一句。 搞什么邮局、物流,朱元璋花大代架搭建好的现成路线,又不用王朝进行新投资。 而且官方运输费也不会太高。 再说一点可以免去关税的小福利,朝廷挣商人买卖这不就来了? 等他们卖完货物,再收一波税。 简直是赢麻了。 “民间百姓通信极为不易,我听闻富有者或派专差,或雇人传书,或者为大官者借口公差驿传,一般都是托人捎带,既费时费钱还不甚可靠。 故而一般家书往来、消息传递、十分困难。 若是我大明官府主动做出如此惠民事件,解决了百姓的困难,太子哥提出这项改革,大抵是能名垂青史的。” “哈哈哈。”朱标显得很是高兴,他又忍不住站起来: “说这些还是太远了。” 朱标本就是想着有枣没枣打三杆子的心思来跟王布犁讨论的。 没成想自己这个妹夫三言两语就能解决他的思路。 不愧是进入仙境当中,还能玩的开一些法器的聪明之人。 国库丰盈,驿站也能挣钱了,那驿夫的压力就会变小。 而且还可以避免他爹从仙境当中看到,因为花费过多,后世皇帝崇祯就裁撤驿站的混蛋招数。 同样王布犁先前所提的驿站制度,也会有更多的办公经费了。 四方驿递疲敝,小民困苦至极的现象也不会再出现。 一举多得。 朱标兴奋的简直要原地转圈圈。 “我想起来了,南朝宋儒陆凯之的折花逢驿使,寄与陇头人,江南无所有,聊增一枝春。” “太子哥好文采。” 王布犁也举得这首诗听起来确实不错,幸亏朱元璋也是个“文盲”,对于诗词不怎么喜欢。 朱标走到王布犁面前,俯身用力的摇了摇他。 “好妹夫,真是咱的好妹夫。” 王布犁只是嘴上带着笑,他知道朱标是个好太子。 有了这种革新法子之后,朱标必定会倾注更多的心血。 如此一来,他可不比老朱轻松。 他既然想要建设大明,那就时不时的给他出出主意,叫他去建设呗。 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累的提前走了。 高强度高负荷休息时间少的工作,当真不是什么长命的好事。 王布犁贡献了自己的思路,也算是为了自己长久的利益考虑。 对于工作狂而言,那就给他安排许多工作。 这样直到死之前,朱标都会认为自己的人生是有价值的,王布犁也是个“忠臣”。 更何况王布犁提出的建议,对于大明的好处也是极多的。 大家都没有错。 也算是异样的双赢吧。 别看小朱比老朱年轻,但二人的身体素质,那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的。 瞧瞧诸葛亮这种变相的集中权力治理蜀地,他都累的成什么样子了。 “亮再也不能临阵讨贼了!” 相比于司马懿,诸葛亮那就算是英年早逝了。 朱元璋对于皇权集中,以及事无巨细的处理政务上,是有能力追上诸葛丞相的。 更不用说朱元璋治理的地盘还要比诸葛亮更多上许多。 王布犁瞧着朱标脸上兴奋的神色,也不多说什么。 总之,大家都有各自的背后追求。 朱标激动了一会,又叫人笔墨伺候。 他要赶快把这些个思路记下来,待到回宫之后,再与他爹朱元璋好好筹划一二。 他爹开夜秦淮能赚钱,但是不能拿到台面上说,这个时候也不是春秋时期管仲那个风气了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,一些道德上的思想经过程朱理学的发展,已经到了些许变态的地步。 朝廷花这么大力气兴建驿站,也是为了确保边疆出事可以迅速传到中央,总归是花费不少。 如今驿站系统还可以赚钱,那就不是收回成本的事了。 第(2/3)页